建议使用以下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ie 9.0 以上版本 chrome 31 谷歌浏览器 firefox 30 火狐浏览器
温馨提示

抱歉,您需设置社区昵称后才能参与社区互动!

前往修改
我再想想
选择版块
iot物联网 主题:17818帖子:255165

【行业资讯】

遥感监测、物联网、云计算……浙江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系统全面上线,现代科技守护“千年文脉”

1 小时前 16

一水连南北,文脉贯古今。“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已然八载,这个活着的世界文化遗产,在悠悠岁月中承载着古今文化的传扬,吟诵着江南韵味的篇章。今天上午,“同一条运河:千年运河情,百年共富梦”第二届浙江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周活动在湖州市南浔区大运河畔启幕。

作为大运河诗路的人文荟萃地,南浔区拥有大运河和桑基鱼塘两大世界级文化遗产。当下,一场运河古镇集群文化复兴行动正在南浔区展开,以打造“活态的文化,活着的古镇”为目标,南浔区整合南浔古镇、练市古镇、双林古镇、菱湖古镇、善琏古镇、荻港古镇6个古镇资源,打造世界级运河文化集中展示地、长三角水乡旅游首选地、新时代文化润富新高地。

一部《条例》

守护运河千年文脉的“浙江经验”

大运河浙江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共有5段河道,长327公里,流经5个设区市,遗产点13个,涉及遗产区26.58平方公里,缓冲区103.59平方公里。这一流淌的、动态的世界遗产如何保护?2020年9月24日,《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经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也是国内第一部关于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省级地方性立法,为有效保护大运河提供了法治支撑。《条例》施行一年多来,浙江省坚持“保护优先、活态传承、合理利用”的原则,努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对大运河遗产区、缓冲区外核心监控区的开发利用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以及国土空间管控的统筹协调,推动了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截至目前,浙江已实施大运河岸线保护整治工程项目1240个、投入资金41.53亿元,接待人次5105.9万人。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说,大运河保护是无尚荣光,也是千钧重担,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规模巨大的大运河遗产面临的保护压力是显而易见的,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搭建一个全社会知法守法护法的常态化普法传播平台,推动形成全社会共抓大保护的格局。

一个“窗口”

五地联动共同勾勒运河沿岸动人图景

随着《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施行,浙江省大运河沿线城市党委政府以及相关省级部门紧紧围绕打造“重要窗口”,全力推进大运河遗产保护及文化传承各项工作。大运河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推动着文化的传播、历史的传承,推动着人们走向无限向往的远方。

动仪式上,保护运河仍是核心话题。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五座运河沿线城市视频连线,共同讲述大运河的遗产价值以及沿线民众参与大运河保护、与大运河交融共生的动人故事。积极回应了大运河保护是历史文化,也是当代生活。只有当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特色地域文化传承展示与生态环境提升、文旅融合发展以及沿岸民生改善统一起来,大运河才能成为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

一套系统

构建大运河数字化监测和保护体系

据了解,《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大运河遗产综合保护协调机制,根据需要明确或者设立监测专业机构。

去年浙江省首届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周期间,由浙江省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联合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五地共同成立了“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联盟”。在今年的宣传周活动现场,“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系统”全面建成并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综合运用地理信息、遥感监测、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一个界面纵览(浙江段)世界文化遗产基础数据,横向协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水利等多部门数据,并贯通国家、省、市、县四级管理体系,以数字化改革赋能世界遗产保护,将有助于全面提升大运河(浙江段)保护管理能力和水平治理能力。

本次宣传周活动谋划了古城复兴计划启动、杭甬城市对话等系列精彩活动,深入挖掘运河文化价值,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参与体验性强的运河民俗活动,集中呈现大运河浙江段世界文化遗产的动人魅力,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合力,共同守护同一条运河,同一个梦想。

回复1

0 0
2022/6/22 10:09

共同守护同一条运河,同一个梦想。

上划加载中
直达楼层
全部回复
正序浏览
标签
您还可以添加5个标签
  • 没有搜索到和“关键字”相关的标签
  • 云产品
  • 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的解决方案
  • 技术领域
  • 通用技术
  • 平台功能
取消

遥感监测、物联网、云计算……浙江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系统全面上线,现代科技守护“千年文脉”-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

您已采纳当前回复为最佳回复

一缕阳光_666

发帖: 635粉丝: 12

发表于2022年06月22日 09:19:52 16 1
[行业资讯] 遥感监测、物联网、云计算……浙江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系统全面上线,现代科技守护“千年文脉”

一水连南北,文脉贯古今。“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已然八载,这个活着的世界文化遗产,在悠悠岁月中承载着古今文化的传扬,吟诵着江南韵味的篇章。今天上午,“同一条运河:千年运河情,百年共富梦”第二届浙江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周活动在湖州市南浔区大运河畔启幕。

作为大运河诗路的人文荟萃地,南浔区拥有大运河和桑基鱼塘两大世界级文化遗产。当下,一场运河古镇集群文化复兴行动正在南浔区展开,以打造“活态的文化,活着的古镇”为目标,南浔区整合南浔古镇、练市古镇、双林古镇、菱湖古镇、善琏古镇、荻港古镇6个古镇资源,打造世界级运河文化集中展示地、长三角水乡旅游首选地、新时代文化润富新高地。

一部《条例》

守护运河千年文脉的“浙江经验”

大运河浙江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共有5段河道,长327公里,流经5个设区市,遗产点13个,涉及遗产区26.58平方公里,缓冲区103.59平方公里。这一流淌的、动态的世界遗产如何保护?2020年9月24日,《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经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也是国内第一部关于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省级地方性立法,为有效保护大运河提供了法治支撑。《条例》施行一年多来,浙江省坚持“保护优先、活态传承、合理利用”的原则,努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对大运河遗产区、缓冲区外核心监控区的开发利用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以及国土空间管控的统筹协调,推动了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截至目前,浙江已实施大运河岸线保护整治工程项目1240个、投入资金41.53亿元,接待人次5105.9万人。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说,大运河保护是无尚荣光,也是千钧重担,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规模巨大的大运河遗产面临的保护压力是显而易见的,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搭建一个全社会知法守法护法的常态化普法传播平台,推动形成全社会共抓大保护的格局。

一个“窗口”

五地联动共同勾勒运河沿岸动人图景

随着《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施行,浙江省大运河沿线城市党委政府以及相关省级部门紧紧围绕打造“重要窗口”,全力推进大运河遗产保护及文化传承各项工作。大运河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推动着文化的传播、历史的传承,推动着人们走向无限向往的远方。

动仪式上,保护运河仍是核心话题。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五座运河沿线城市视频连线,共同讲述大运河的遗产价值以及沿线民众参与大运河保护、与大运河交融共生的动人故事。积极回应了大运河保护是历史文化,也是当代生活。只有当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特色地域文化传承展示与生态环境提升、文旅融合发展以及沿岸民生改善统一起来,大运河才能成为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

一套系统

构建大运河数字化监测和保护体系

据了解,《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大运河遗产综合保护协调机制,根据需要明确或者设立监测专业机构。

去年浙江省首届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周期间,由浙江省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联合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五地共同成立了“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联盟”。在今年的宣传周活动现场,“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系统”全面建成并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综合运用地理信息、遥感监测、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一个界面纵览(浙江段)世界文化遗产基础数据,横向协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水利等多部门数据,并贯通国家、省、市、县四级管理体系,以数字化改革赋能世界遗产保护,将有助于全面提升大运河(浙江段)保护管理能力和水平治理能力。

本次宣传周活动谋划了古城复兴计划启动、杭甬城市对话等系列精彩活动,深入挖掘运河文化价值,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参与体验性强的运河民俗活动,集中呈现大运河浙江段世界文化遗产的动人魅力,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合力,共同守护同一条运河,同一个梦想。

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分享文章到微博
您已采纳当前回复为最佳回复

乌龟哥哥

发帖: 85粉丝: 24

发表于2022年06月22日 10:09:03

共同守护同一条运河,同一个梦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 立即注册

您对问题的回复是否满意?
满意度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我要反馈
0/200
网站地图